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

【親師小棧】當「小一新生」來敲門

面對小一新生,總會發現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,總是不放心、放不下......


  幾屆下來的經驗,發現只要家長越相信孩子的能力,越信任老師,孩子們在日常生活技能養成的速度及成熟度都會有大幅的成長,而在學習上也能很快的步上軌道。因此在一開學時,我總是要求家長讓孩子自己進入校園,不隨意在教室外流連,一方面是讓老師在無顧慮的環境下,教導孩子團體生活中的規範,一方面是讓孩子儘早學會獨立。


  面對初次有小一生的新手父母,以下是節錄自「學前雜誌」中給家長們的一些建議,希望能有所助益:

1.上學後情緒起伏大,如何安撫?
  每個孩子適應度不一,有些孩子可能不理解老師的指令、語意,無法察言觀色,做出正確行為。例如上課時腳伸太長,踢到別人的椅子,被老師「警告」,而心情不好。這時爸媽先要做到「陪伴和傾聽」,每天觀察孩子的生活,聽他說說學校的事,但不是追問他有沒有做錯什麼。同時,也要教他應對方式,例如:讓他明白,老師說「警告」就是提醒的意思,所以要把腳放平,跟老師說:「謝謝老師!我知道了。」有了「陪伴和傾聽」,先接納孩子的感受,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難題和需要的協助。

2.如何陪孩子做功課或檢查功課?
  一年級最常碰到的問題是,孩子寫一個字,爸媽擦一個字,孩子很挫折,爸媽也很火大。如果是全職媽媽能親自長時間陪伴孩子,最好是孩子做功課時,媽媽在一旁看書或做靜態的事情,孩子有疑問時再問,也感覺到一起學習的家庭氣氛。寫一個段落,和孩子一起討論,哪個寫得好,哪個差一些,除了錯誤必需改正,對於不是很滿意的字,可以先約定改幾個,讓孩子自己判斷、自己選,不要全盤否定他的努力,更不要一直碎碎唸。職業婦女若需要仰賴課後照顧,不要認定非上才藝安親班不可;學校本身的課後照顧環境,讓孩子寫完功課還有足夠的空間活動或運動,對精力旺盛的孩子是較好的選擇。而下班後,花個兩三分鐘先看家庭聯絡簿,可避免忙完家事,夜深了才發現第二天上課需要孩子帶某個材料,找不到地方買。

3.跟老師如何溝通才恰當?
  小學的親師關係不像幼兒園那麼緊密,爸媽通常感覺親師談話的機會不多。一般溝通的管道包括親師座談會、班級網頁和家庭聯絡簿;第一次的親師座談會一定要參加,可以藉機瞭解老師的班級經營計畫、教學風格、溝通習慣。平日老師在聯絡簿上比較不常寫個別讚美的話(讚美與鼓勵通常已經呈現在其他作業或獎勵卡上),多半遇到問題才寫重點,爸媽要即時回應,謝謝老師提醒或請問老師建議家長怎麼配合才能有效改善。老師對班級的引導和規範會有一定的流程或計畫,一開始爸媽不要心急介入太多,要讓老師有時間認識孩子,也讓孩子信任老師,別在孩子面前批評老師。如果需要個別溝通,應尊重老師方便的時間和方式。擔任愛心媽媽協助老師班務或校務時,也要拿捏自己的角色,懂得自己是觀察者和協助者,不造成干擾。

【資料來源】YaQuei Blog--南市勝利國小:黃雅貴老師
【引用網址】http://www.slps.tn.edu.tw/tn1119/blog/article.asp?id=73